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坐标,他的讲话、文章,都很有内涵,在社会上树立了一个光彩夺目的数学家形象。
长女王淑贞是我国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与林巧稚齐名,有南王北林之誉。为了和王守武区分,同事和学生亲切地称王守武为大王先生,称王守觉为小王先生。
最小的孩子王守觉和王守武一母同胞,是著名半导体电子学家,与王守武曾是同事。坐公交、坐飞机经济舱,没什么不可以的。但在技术前沿方面,‘大王先生却跟得很紧,一直敢为人先。? 2004年9月17日,王守武和夫人葛修怀在参加做人与治学座谈会后合影。王守武喃喃自语:回哪儿?回中关村啊。
这些学生后来都在半导体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也都事业有成。多位采访对象都这么告诉《中国科学报》。萨顿相信,古老的中东文明的思想成就汇聚于希腊,使得最初的自然哲学概念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得以涌现。
赤贫导致粗陋,富裕导致空虚,严寒的天气使人沉郁,而热带的气候让人放纵慵懒。他从4个方面来支撑自己的见解。罗马教会曾分别于1210年、1233年、1277年三度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发起谴责,因为亚里士多德主张世界是永恒的、哲学真理高于信仰真理、神只是终极因,在此之前伊斯兰文化中的神学家们也曾因相似理由而批判亚里士多德及其追随者,但结果并无二致:亚里士多德知识范型浴火重生,先后成为伊斯兰神学和经院哲学的主导知识构架。伊斯兰大翻译运动的第一阶段始于第二代哈里发曼苏尔(707—775年)时代,至哈伦拉希德(786—809年在位)后期告一段落(758—815年),着重翻译波斯法律文献,同时也翻译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和托勒密《天文大成》等希腊文献。
对此,我想在此作一些重要补充,是伊斯兰文化在欧洲文化之前,率先复活了希腊原子论。在我们今天看来,自横跨地中海和黑海的希腊文化圈于公元前7世纪形成,欧亚大陆上除远东中国文明以外的所有古文明的主要思想成就,均沿着文化互动和传播通道源源不断汇聚到希腊文化圈中。
最后,也只有有条件实施并且善于实施文化汇聚、整合和创新的民族、文化或社会,才有可能形成成体系的、以追求自然真理为目的的自然哲学或科学概念体系,才有可能将人类共同的自然哲学事业或科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峰。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之花不会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民族中始终盛开。750年,阿拔斯王朝在改宗的异族的协助下替代倭马亚王朝而立,并迅即推进吸收古文化创造新文化的事业,对异文化的翻译工作也由此进入高潮。希腊理性精神传入伊斯兰文化后,与伊斯兰一神教思想发生碰撞与互渗,阿拔斯王朝前几代哈里发(如马蒙)曾因巩固王权、压制僧侣阶层之需而接纳《古兰经》的受造说,甚至将主张理性是信仰之基的穆尔太齐赖派奉为正统,但后继的哈里发最终因宗教内部教派之争、王权之争,以及对外战争不顺而放弃了早先的立场,转而退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意识形态,退回政教高度合一的体制,最终阿维洛伊的双重真理论因采用譬喻说解释《古兰经》而被斥为异端,阿拉伯科学也未能持续发展,没有上升到现代科学的高度。
奥地利社会学家齐尔塞尔专门探讨过现代科学得以兴起的前提条件。科学革命的荣光被归诸于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托马斯阿奎那(约1225—1274年)调整并修正阿维洛伊双重真理论,他相信信仰高于理性,但同时声称哲学真理与神学真理共同发诸于上帝,因而两者必定一致,因此,人可以凭借理性来加深对上帝存在、作用乃至上帝本质之认识。作者:袁江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1/3 12:03:04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现代科学的发生,是一场科学革命的结果吗 现代科学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对于这个谜,科学领域与人文领域的学者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作为希腊哲学和科学的真正集大成者,翻转了柏拉图的本体论图景,构建了一套融道德哲学与自然哲学乃至自然志于一体的、以追求真理为目的的、高度系统化的知识范型。天文历法、算术几何、医疗技术、文字书写(泥板书写)、元素论思维、神话、神学(灵魂不死学说、神谱构造)、最初的本体论思维(埃及水生万物概念)和逻各斯思维(名-实关联),从不同文明传入希腊文化圈。
萨布拉还曾问过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阿拉伯科学是一还是多?他回答说,我们必须将阿拉伯科学视为一个单一的、统一的整体。遗憾的是,由于亚历山大大帝暴亡,帝国解体,亚里士多德在马其顿王室遭清洗的情形下逃亡。
受齐尔塞尔启发,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追问,为什么现代科学只产生于16、17世纪的欧洲而不发生于同时代的中国?关注齐尔塞尔问题和李约瑟问题的学人,包括李约瑟在内,常常通过文明比较研究来寻找答案,但是这样的比较研究不可能给出具有收敛性的答案。伽利略离世那一年,牛顿降生。正是在文化汇聚的大背景下,人类理性精神真正觉醒并不断上扬,数代希腊思想家前后相继,通过比较、分析和反思,他们选择让神意退出了自然和人类历史,同时将探索自然视为他们所必须追求的、不亚于自由和正义的基本价值。中国科学院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袁江洋在本文中,沿着一条清晰无误的线索对现代科学的源头进行了追溯和阐释。只有经历自然的发现——在希腊,自然的发现表现为神的退隐与人类理性登场认识自然,或重新发现了自然——在伊斯兰文化或基督教西方社会里,表现为将自然作为第三方纳入上帝与人之关系的本体论思考之中,才会承认自然真理的存在。柏拉图以理念世界为实在,以临摹说将现实世界归结于理念世界,并且吸收毕达哥拉斯教派的数学实在论主张,开创了传授希腊七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逻辑、语法、修辞)的柏拉图学园。
理性,在教父神学体系中被用来为战争正义论辩护,用于以精神内省的方式领悟上帝,而非用于探索自然。2 伊斯兰大翻译运动 阿拉伯人兴起于7世纪后期,他们冲出阿拉米亚半岛,先后征服新月地带、埃及、巴比伦和波斯,建立倭马亚王朝。
这一历程深刻表明:只有有条件实施并且善于实施文化汇聚、整合和创新的民族、文化或社会,才有可能形成成体系的、以追求自然真理为目的的自然哲学或科学概念体系,才有可能将人类共同的自然哲学事业或科学事业推向新的高峰。此后是第三阶段的翻译,历时约100年,不过是由民间学者主导,主要翻译希腊及其他古文明的文学、艺术作品。
科学史学科的奠基者、美国学者乔治萨顿早在1924年就围绕科学得以发生发展的历史动因提出了另外一种理解模式。阿拉伯军队向西方推进到西班牙后于732年受阻于法国的铁锤查理,在地中海东岸,他们始终未能攻下君士坦丁堡。
因此,科学之花不会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民族中始终盛开,出现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样的情形,就有如世界历史海洋中出现孤岛一样。在阿拉伯科学背后存在着同一语言、同一宗教、同一帝国,而且来自中国的造纸术在8世纪已在阿拉伯世界获得广泛应用,这为阿拉伯科学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对此,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人类高级智慧之花得以盛开的条件似乎非常苛刻。现代科学的发生是一场科学革命的结果吗?是纯粹的欧洲事件吗?答案是否定的。
这一时期智慧宫的学者们主要翻译希腊哲学文献,不但重译了托勒密的《天文大成》、毕达哥拉斯和希波克拉底的全部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法律篇》,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展开了系统翻译工作,将《形而上学》《工具论》《范畴篇》《解释篇》《伦理学》《物理学》《生物学》等一一译成阿拉伯文,使得亚里士多德知识体系第一次在其他文明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阿拉伯人在光学、力学、位置运动、天文学、炼金术、生物学、工程技术、数学和医学上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和辉煌成就,这绝非希腊科学与欧洲科学之间的中转站一言以蔽之。
科学,无论是古代形式的希腊自然哲学,还是现代形式的伽利略或牛顿自然哲学,其实质都是亚里士多德知识范型及相关实践。萨顿就古代中东文明思想与知识汇聚于希腊的进程给出的描述相当粗略,但他的见解摆脱了狭隘的民族主义,穿透了历史。
4 承认自然真理并追求自然真理 回到文初的话题,我们需要追问的是,现代科学的发生,是一场科学革命的结果吗?是纯粹的欧洲事件吗?短时段的、社会学的答案说是。理智膜拜论为自然哲学发展提供新辩护,而自然哲学也由此呈现为实验哲学。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问世,1704年,牛顿《光学》出版。他引入社会学分析视角并认为,现代科学的产生须以高度发达的人文文明为基础,这是现代科学产生的必要条件,但是他并未给出相关的充分条件,而只是以导源于古希腊的两大传统——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汇聚作为16、17世纪欧洲科学兴起的契机。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世界,从他们脚下的希腊文化和希腊奴隶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如宗教、法律、建筑、艺术、悲剧,以及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和学园七艺,但他们没有机会了解并接纳亚里士多德的知识范型,因此,罗马甚少产出杰出的自然哲学家。
在哲学和科学方法论上,他提出了科学方法的四段论,其《光论》第一章的标题名为实验物理学方法。当基督教于4世纪被奉立为国教,柏拉图学园被关闭,圣奥古斯丁创建罗马教父神学,虽然在某种意义上容纳了希腊七艺,但他从不关注物理学、炼金术、生物学等亚里士多德知识范型中才有的学科
第七批借用申请截止日期为2023年12月22日(晚24:00),届时,月球与深空探测科学数据与样品发布系统将关闭,停止接收申请。来源:中国探月工程 发布时间:2023/11/3 10:03:17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第七批月球科研样品开放借用申请 目前,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第七批科研样品已完成准备工作,现将相关信息上线发布。
本次,国内申请将与国际借用申请同期开展。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布评论